2023年4月13日,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2022-2023年度第二学期的第二次研究生学术沙龙在线上成功举办。我院21级硕士黄嘉颖、夏丹,21级博士刘彤瑶分别对《互动仪式链》《文化规划:一种城市复兴?》和《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进行了分享,并与参会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我院钟晟老师以及21、22级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我院21级硕士黄嘉颖介绍《互动仪式链》的作者兰德尔·柯林斯以及书籍的整体结构,并对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作出了学术梳理,指出互动仪式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理解社会互动过程。
其次,她对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进行了整体理论的介绍,提到判断仪式的根本标准在于在其规范化仪轨表象下,是否涌动着更深层的动态“加能”过程,此过程中,四个构成要素共同构成了互动仪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对局外人设定界限、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和活动上、分享共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四要素之间彼此强化、相互反馈,通过符号互动与成员间的身份认同,最终使参与者体验到群体的团结感并获得新的情感能量。
然后,她进行了有关互动仪式理论的关键概念辨析,对情境、情感、情感能量、符号等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她分享了自身对于互动仪式链的应用的见解,提到网络社群、文化空间情感氛围的营造机制、群体性事件的情感传播以及文化治理等现实问题对于互动仪式链的应用。
在交流评阅环节,陈媛同学基于互联网社群等互动仪式链的创新研究方向与黄嘉颖展开了探讨。钟晟老师表示黄嘉颖同学的分享使他对仪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他认为互动仪式对文化产业这一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启发,并指出旅游活动中在场和具身的体验仪式具有强化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的积极意义。
随后是我院21级硕士夏丹对于《文化规划:一种城市复兴?》的读书分享。在第一部分,她简要介绍了本书及其作者格雷姆·埃文斯,指出城市复兴是一种永恒的城市运动。在第二部分,她梳理了城市设施规划的历史,提到城市规划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城乡发展冲突,在此冲突下,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倡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花园城市”,而后1946年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以及1947年城乡规划会TCPA出台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城市规划和艺术政策的正式形成,到20世纪60年代,旗舰艺术中心综合体、中型专业艺术中心、社区艺术中心等繁荣发展起来。在第三部分,她介绍了艺术规划方法,包括同心圆下游区面积法,机会金字塔法。最后,她提出文化规划是“城市规划的艺术”,也是城市艺术和文化表达的广泛融合。
在交流评阅环节,孙崇辕同学基于欧洲存量优化理念以及绿色规划理念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渐进形成过程与夏丹展开了探讨。钟晟老师认为,《文化规划:一种城市复兴?》这本书站在历史的视角回应了城市文化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性问题,是对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弱势地位这一普遍认识的纠正和回应。之后,钟老师指出从古希腊和罗马的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到欧洲帝国城市规划中文化区域的建立,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在欧洲城市规划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最后,钟老师提到,现有文化规划的理论体系发展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最后,我院21级博士刘彤瑶分享了《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首先,她介绍了记忆由“术”向“力”的认识转变,提到记忆是人类思维能力的开端,并且具有生产和构建身份认同的能力,此种能力的构建包括生平回忆和历史回忆两种路径。其次,她介绍了图像和文字、身体和地点集中文化记忆的媒介。最后,她对文化记忆的现实性和理论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革命性媒介变更对文化记忆的影响、不同媒介的现状和相互关联如何共同作用于记忆、虚拟文化记忆空间的记忆唤醒机制、对文化记忆的变迁的看法、记忆的选择性储存和现实性协商、文化记忆研究的多学科视角等等。
在交流评阅环节,陈媛同学就地点这一文化记忆媒介的记忆形成机制,以及地点媒介的性质与刘彤瑶展开了探讨。钟晟老师认为地点对文化记忆的形成尤其重要,他提到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点进行了很多启发性的阐释,同时他也结合现实事件提出个人文化记忆的唤起具有勾起整个民族文化记忆的连带效应。
活动开展过程中,参会师生对相关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收获满满,得到了新的启发,也开拓了新的视野。至此,本学期的第二次研究生学术沙龙圆满完成。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