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2022-2023年度第一学期的第二次研究生学术沙龙在线上成功举办。我院21级博士生秦然然、李越分别对《意义的输出:< 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和《空间经济学》进行了分享,并与参会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我院韩晗老师、方舟老师以及21级、22级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21级博士研究生秦然然对书目作者进行了介绍,并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汇报:1.《达拉斯》是否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2.《达拉斯》是否包含霸权信息?3.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是如何理解、解释和评价它的?4.意义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有哪些距离?5.它在世界各地是如何被普遍接受的?6.文化产品的共同意义(共同体经验)如何产生?通过对作者研究设计的推导,秦然然为大家介绍了作者研究上述问题的逻辑,并对研究结论进行详细解读。随后,秦然然分享了书中的个案研究:《达拉斯》在日本为什么失败?在学习体会版块,秦然然用培养问题意识,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学习研究方法和应用理论分析四点来总结了学习体会。
交流评阅环节,陈美欣同学就本书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启发与秦然然展开交流,李芙蓉同学针对书本的研究设计框架及“魔弹论”与秦然然进行交流。韩晗老师从编码解码理论出发,强调在研究大众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范围。方舟老师认为,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还可以延展到其他领域,并针对陈美欣同学的提问列举了几个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案例。
随后,21级博士生李越以不同版本的空间经济学书籍为引入,聚焦四大研究问题:空间距离如何影响一般均衡;集聚引发的规模报酬递增如何得以维持;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动力机制;如何解释全球化条件下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借助于丰富的数理模型,李越推导出了空间经济学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交流评阅环节,陈美欣同学就空间经济学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问题与李越展开交流,李芙蓉同学就空间经济学在文化产业研究中的启发展开了讨论。方舟老师对李越的分享表示肯定,赞赏了李越与理论进行平等对话的态度。韩晗老师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其复杂性,号召与会同学在做研究时要重视各个议题的复杂性。
在此次学术沙龙中,参会师生对跨文化交流和空间经济学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开拓了个人学习和学术研究的新视野。至此,本学期的第二次研究生学术沙龙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