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为深入推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文化在扶贫工作中“扶贫扶智”的独特作用,2018年5月19日至5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和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课题组赴四川、云南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调研。
5月19日,调研组到达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20日,调研组深入到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21日上午,调研组前往昭觉县谷克德考察,了解昭觉县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带动贫困地区脱贫的实际做法。随后,调研组前往已经实施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建设的火普村进行调研,驻村书记详细介绍了本村通过文化阵地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和党员带头示范等促进移风易俗和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21日下午,调研组赴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听取驻村干部通过建设特色彝族文化村寨、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彝族乡村文化旅游线路等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设想,了解村民对当前文化扶贫效果的评价及期望。22日上午,调研组考察了昭觉县彝族服饰展览馆、彝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县图书馆等文化服务场馆,了解当地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情况。随后,调研组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昭觉宾馆会议厅进行调研座谈。昭觉县副县长吉色方森、县文化局局长及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对昭觉县文化扶贫进展、成效及存在的困难作了交流汇报。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副巡视员王明亮对昭觉县的文化扶贫工作进展予以肯定,对存在的困难及诉求进行逐一回应,他还系统地介绍了文化和旅游部的文化扶贫工程、项目和规划,鼓励昭觉县根据政策导向和自身特色,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创新探索特色文化扶贫新举措。
5月23日至25日,调研组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先后考察了泸水市上江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百花岭特色民族文化旅游村、洛本卓乡托拖新村文化活动室以及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特色文化村、片马镇国门文化广场、怒江州文化馆等单位,在老姆登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组与怒江州文化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共同探讨怒江州文化扶贫工作开展现状、问题和困难及未来工作方向等。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就文化扶贫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基层的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一周的调研中,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与当地政府和文化等部门领导、村支书、驻村干部等座谈,在村民中发放调查问卷等,深刻感受到深度贫困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和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调研发现,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针对彝族老乡开展的“文化扶志”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的地方通过文化引导移风易俗,有效阻断了落后风俗习惯造成的贫困代际传递,如火普村通过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法德教育和现代意识教育等,引导群众改变不送子女读书、有病不就医、信迷信不信科学等落后观念和意识,大力推进红白事宜、生活用能、餐饮习俗等五项革命,解决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突出问题,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勤俭致富的内生动力。怒江州深度贫困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探索出一条依托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助力贫困群众参与式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实施了政府引导、企业配套建设、乡村能人投资参与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怒族文化资源和村落空间资源,将老姆登村打造成具有网络知名度的特色民俗旅游景点,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到旅游文化服务中来,带动了就业增收,也促进了贫困群众与现代经济社会的交流互动。
与此同时,调研组还发现,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某些不良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对贫困群众的影响还十分顽固,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基层文化教育宣导,始终坚持用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带动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更加自信开放,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艰巨而伟大,我院将继续坚持国家文化智库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上报,为国家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工作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课题组由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副巡视员王明亮、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寇垠老师任组长,成员包括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齐斌、财务司规划统计处干部肖蒙、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科研助理黄凤、硕士生陈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