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主讲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提升国有文艺院团市场化运营能力人才培训”课程《中国艺术节30年来发展历程、困境与出路》和《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问题——“文化中国”的逻辑》在武汉开授。
傅才武教授在《中国艺术节30年来发展历程、困境与出路》中讲到,他和艺术节结缘于2000年,后来作为学者对每一届都进行了跟踪研究。举办艺术节为我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展示舞台和同台竞争的机会,使专业艺术获得交流和竞争发展的动力,也提升了举办地的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和地方显示度,形成了注意力资源效应。但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艺术节自身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面临“内卷型”办节模式、责任主体错位、后艺术节时期问题、政府力量挤出效应等诸多困难。傅才武教授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由于传统行业体制的功能结构与行政范式在市场环境下的延续。因此,需要着眼于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重新评估艺术节的独特价值和发展目标。他建议,改革中国艺术节的办节理念与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公众文化消费方式转型相协调的新型办节模式,打造“世界一流”、国际性综合艺术节。
傅才武教授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问题——“文化中国”的逻辑》中讲到,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重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特别性。其特殊性主要就在于文化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傅才武教授还介绍了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分析工具的“国家文化结构”,并讲解了古代中国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国家建构逻辑。傅才武教授指出,中国近代转型引发了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链式反应,其中包括“夷夏反转”、文化自信失落和精神家园归属感消解、“中体西用”等方面,其影响延续至今。傅才武教授认为,新时代文化认同通向国家认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征。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结构,明确强化国家认同的政策路径,即优化国家文化的外显和内隐结构,并强化显性结构与内隐结构之间的互动互济。
课后的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上前提问互动,久久不散。
(通讯员:张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