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傅才武教授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春晚中的黄鹤楼向世界传播一个“可爱可敬”的文化中国形象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5-01-29      点击量:

“黄鹤楼在央视春晚中多次闪亮出现,还有动画的黄鹤飞翔的画面,并与长江大桥连接在一起,这充分展示了武汉这座长江文化的典型城市的特色:江汉交汇,开放包容,雄浑大气,英雄浩气,激励人心!”

除夕当晚,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在看完春晚武汉分会场内容后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他表示位于武汉蛇山之巅、万里长江之滨的黄鹤楼,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从三国时期(公元223年)建楼算起,已经历经了180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辉煌的历程,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符号。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这个14亿中华儿女和数千万海外侨胞共享欢乐的节日里,春晚选择在黄鹤楼前设立舞台,十分符合春节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质特征。

傅才武教授认为,黄鹤楼的宏大背景体现了武汉这个英雄城市的英雄品质。看到黄鹤楼,我们就不由要想到岳飞《满江红》的“壮怀激烈”,想到1911年辛亥革命、1938年武汉抗战、1998年武汉抗洪等等,那种不胜不休的坚毅品质,正是“江城”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气质,也正是长江文化的内在品质。

黄鹤楼作为一种民族历史叙事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浪漫超越的精神世界。被誉为“唐诗第一”的崔浩《黄鹤楼》、千古名篇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情感内涵,表达了中华民族内心最真挚的家国情怀、亲情友谊以及深沉的乡愁。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以黄鹤楼为舞台的春晚武汉分会场,更是完整诠释了华夏儿女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家人亲人团聚的期盼,以最热烈的方式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

傅才武教授表示,长江山水名胜和滨江名楼的偶遇,造就了长江文化的独有标识:“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黄鹤楼坐拥长江,俯看江汉交汇、三镇鼎立的自然形胜。黄鹤楼集中体现了自然长江山水之美和人文长江的建筑文化之美,通过春晚武汉分会场,向世界传播一个“可爱可敬”的文化中国形象。



下一条:陆伟副校长调研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